北化宋怀河教授团队在高密度石墨烯负极/硅炭负极材料取得进展
日期:2019-06-17 人气: 编辑: 来源:
1、高密度石墨烯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宋怀河教授课题组联合新疆大学张苏副教授和俄罗斯科学院尼古拉耶夫无机化学研究所的Alexander V. Okotrub教授课题组,报道了一种通过简单球磨法对石墨烯中的缺陷结构进行设计和调控的策略,所制备的缺陷炭作为储钠材料表现出超高的质量和体积比容量以及优异的倍率性能。该研究成果以”Modulating the Defects of Graphene Blocks by Ball-Milling for Ultrahigh Gravimetric and Volumetric Performance and Fast Sodium Storage”为题目发表于Energy Storage Materials(CiteScore=15.09)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博士生董玥,通讯作者为北京化工大学宋怀河教授和新疆大学张苏副教授。

图1球磨过程石墨烯形貌和结构转变示意图:球磨过程在EG的片层内和边缘上引入大量缺陷,同时材料尺寸减小、厚度增大,片层发生弯曲和折叠,层间距减小、

图2 EG,DGB和石墨的(a)CV曲线和(b)恒流充放电曲线;(c)DGB不同扫速下的CV曲线;(d)EG,DGB和石墨的倍率性能;(e)DGB与其他炭材料倍率性能比较;(f)EG,DGB和石墨的阻抗谱图;(g)DGB循环性能;(h)DGB与石墨烯、硬炭、软炭性能比较。
文献链接: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0582972030194X
2、在硅炭负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顶盛体育展
最近,宋怀河教授课题组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One-step synthesis of spherical Si/C composites with onion-like buffer structure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24, 312-318 (2020))的研究论文,硕士生王登科为本文第一作者。

图1. 洋葱型Si/C复合微球的形成示意图
他们利用一种简单的一步注射热解法合成出具有洋葱型缓冲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其中纳米的硅颗粒被成功的封装进洋葱型的碳包覆层中,该洋葱型结构能非常有效的缓冲硅的体积膨胀,改善硅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控制原材料中硅源和碳源的比例制备了四种不同硅含量的复合材料,其中硅含量约为54%的复合材料(P3)在200mA/g 的电流密度下循环400圈之后仍能保持1391mAh/g的比容量,同时在倍率性能测试中也表现优异, 在2A/g 电流密度下容量保持率为63.9%(相对200 mA/g)。

图2.(a)CV曲线,(b)充放电曲线,(c)倍率性能曲线和(d)循环曲线
本方法简单易行,对于硅炭材料的大量制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这种洋葱型结构具有优越的稳定性,可以很好的缓冲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表现出高的循环稳定性和较好的倍率性能。本研究对于硅基材料的商业应用提供了重要思路。(来源:新材料资讯综合整理于北京化工大学)
论文链接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05829719309055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福建出专项支持石墨烯技术研发和发展06-03
- 汽车遮阳挡作用多 防晒防紫外线很有效03-31
- 背后的真相:谁在炒作“石墨烯电池”概念06-14
- 施摩奇用施摩奇为爱车噪音振动减“负担06-12
- 汽车保养省钱配方——机油的选择07-04
- 中科院:石墨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可控生长04-23
相关内容 Related
- 石墨烯——2017年有望成为最强风口07-03
- 精彩!2016年石墨烯十大科研进展!02-23
- 石墨烯概念股续写辉煌篇章04-11
- 你不知道的快充移动电源,快充和快充还真11-28
- 清华大学:基于石墨烯薄膜的一体化柔性超08-17
- AMD高管称3nm工艺之后或要依靠石墨烯03-21